从2008年首次公演,到2010年首次到大陆演出, 再到如今,《宝岛一村》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5月20日,“爱在这一村”2024《宝岛一村》巡演发布会在京举办,宣告该剧北京站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血脉相连的两地演员将携手演绎关于“迁徙”与“爱”的故事。发布会上,该剧编剧、导演赖声川,演员代表屈中恒、冯翊纲、那维勋、司雯、冯钰钢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台前幕后感人故事。

  “宝岛一村是最后一个还亮着灯的眷村,《宝岛一村》只要演一次,台湾的眷村就活一次。”《宝岛一村》讲述了近代史上一次罕见的族群大迁徙:1949年,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受时代与环境影响迁徙到宝岛,入住“眷村”。他们原以为这只是一段短暂的旅居生活,却逐渐发现归家之日遥遥无期。他们从离家、想家、想回家,到最终接受“这里就是家”,演绎出笑泪交织的人生故事。这是编剧王伟忠儿时生活的地方,这些故事也是他从上一代那里听来的真实经历。2005年眷村要拆除时,王伟忠找到赖声川一起收集整理出了二十五家人上百个故事,最终浓缩进了《宝岛一村》的三家人中。

  历经16年,《宝岛一村》风雨兼程走遍世界各地,这个大家庭里有一群人一直都在,他们是台湾剧场精英屈中恒、冯翊纲和宋少卿。他们本身就是“眷村的孩子”,当年主动报名来演《宝岛一村》,甚至还曾立下约定:“我们三家的家长都不能说‘不演’。”因此今年的演出,观众依然能看到原版主角倾情献演原汁原味的“眷村故事”。

  对于这些从小在眷村长大的台湾演员来说,在舞台上演绎自己亲人的故事,感受极为深刻。剧中扮演“老赵”的屈中恒说:“《宝岛一村》是我演艺生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没有之一。很多时候在侧台演戏都热泪盈眶,没有一出戏让我有这种特别的感觉。”屈中恒还回忆起当年首次来北京演出《宝岛一村》,正赶上北京下雪,“我们这些没见过雪的南方人,都特别兴奋,中场休息时就跑出来看雪。虽然冬天很冷,但观众给了我们很温暖的感觉。首轮巡演最后一站还看到了雪,圆了我们所有人的梦。”

  “我们在演我们上一代人,我们是为了上一代人的生命力传承。”在剧中扮演“老朱”的冯翊纲回忆当年导演让他扮演一个北方人的角色,他选择了自己从小长大的“眷村”中听得最多的山东方言,“十多年前,我是在努力演朱伯伯这个角色,现在年入花甲的我,已经活成朱伯伯了,这是非常美好的一种感受。”冯翊纲也很羡慕年轻演员的青春无敌,“我去年就说什么时候我们能打破建制,混搭编组一下,果然今年愿望就实现了!”

  作为台湾年轻一代演员,那维勋也感觉“每次演《宝岛一村》就像是回到了家”,这次对他的挑战,是从演了300多场眷村第二代的大牛,变成要演第一代的人物李子康,“《宝岛一村》演了这么多年,就像一趟人生的列车,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但是车一直开着。我本来是‘站票’的,现在已经坐到’博爱座’了,需要去体会另一段人生”。

  多年来,还有越来越多年轻演员不断加入《宝岛一村》这个大家庭,演了上百场眷村的故事。此次在剧中扮演赵嫂的司雯就是其中一位,她说:“各位老师都是我的偶像,我学生时代就在网上看了很多他们的作品。后来有机会接触到他们,看到他们身上很多细节都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各位老师也给我们讲述了很多真实的眷村故事,让我们年轻演员多了很多人生感受。他们是我的人生目标,要把自己所爱延续一生。”让年轻演员冯钰钢感受特别强烈的是,有次演出完散场时,“一位老奶奶喊住我,说:‘小毛,你在演的是我们的故事。’当时我就觉得自己使命感倍增。期待自己和前辈们共同讲好这个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