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场豪雨降水量创52年新高

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遭遇一场超强大暴雨,降水量平均值达到156毫米,堪称1961年来最强一次。上海气象局和市防汛办双双发布红色预警,从前晚至昨天早晨,市区防汛排水量达到罕见的4185万立方米,相当于6个青草沙水库的供水量。

  昨天上午9时许,嘉定丰华路一厂区内,一男一女2名工人在涉水经过一积水处时死亡。经供电部门检测,厂区内此积水处供电设施有漏电情况。

评论:暴雨检验城市管理的“水位”

此番,正值台风、暴雨、天文大潮“三碰头”,应灾局面可谓无比严峻。?可以说,正是由于许多城市管理者从“休假模式”提前切换到“应急模式”,上海较为安全地蹚过了昨天上午的这场?“大水”,避免了重大灾害下悲剧的发生。当然,猛烈的暴雨还是令城市的一些区域遭受了积水之困。这也为城市排水系统的工作留下了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上海暴雨#众生相

【学生】20分钟上学路,走了两小时

今天早上9点半,5岁的嘟嘟(化名)还没到双美幼儿园,坐在公交车上,望着场中路上的积水,对奶奶说:“今天可以游泳上幼儿园吧!”奶奶啼笑皆非,刚刚接到儿媳妇电话——“停课通知发来了,要是早点发红色预警就好了!”

【上班族】难出小区上班迟到各种吐槽

今天上午,像王先生这样因暴雨积水而导致出行受阻的上班族有不少,微信和微博上,许多人都在晒自己家门口道路积水的照片。“松江这里,所有地道统统进水,简直可以开游艇了。”“今儿小区道路沦陷,我好像在开船上班。”“宜川地区大量机动车抛锚,一夜雨变威尼斯了。”“今天高架路牌一片红黄色,像番茄炒蛋一样鲜艳。”

【三轮车老板】把握商机做起摆渡生意

从莘庄地铁站出来,南广场早成泽国,一块长度在十多米长的水塘,水深普遍没至小腿,最深处接近膝盖。一筹莫展之时,两辆自称“宝马”的人力三轮车做起了摆渡生意,一车4人,一人5元。“没有零钱他还不载你!”同事对“黑三轮”试图拒载的厉声“控诉”让人好笑,三轮车老板对气候的商机把握之精准更让人叹服。

【学校】教师背孩子上学 晚回学生有看护

因受台风“菲特”影响,今天本市出现强降雨天气。今天上午,记者从沪上多所学校采访获悉,下午放学也将启动预案,不能准时来接孩子的家长不用多担心,学校将安排值班教师看护。

【民警】自制担架蹚水将孕妇送上救护车

昨天下午,申城一名孕妇羊水破裂,家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车辆开到沪嘉丰翔路下立交再也无法前行,急救车被阻。民警下车用自制担架杠着孕妇蹚水走过隧道,最终将孕妇送上了救护车。不过,也有人借大雨做起了生意。

【环卫工】风雨中守候窨井保畅排水

不少市民一早出门发现到处积水,出行受阻。在闵行区尚义路上,风雨中的环卫工人,每个人值守一个窨井,排水保畅,让不少经过此地的市民十分感动。

网友吐槽:同济大学变身“知识的海洋”

特大暴雨留下的六点反思

红色暴雨预警是否发晚了?

每次预警发布都是严格参照相关标准执行的。上海中心气象6日20时36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主要针对“菲特”外围螺旋雨带影响产生暴雨天气作出提醒;7日2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7日21时52分发布更新为暴雨黄色预警,在8日5时36分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考虑到累积降水明显,于7时38分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

红色警报高悬为何不停工停课?

在应对台风更为成熟的香港, 天文台通常会提前两小时发布台风警报,一旦标志着狂风暴雨的“8号风球”挂起,香港人就不需要进办公室上班,连股市交易都会被临时叫停。上海市防灾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罗奇峰说,这就等于把警报当做一种命令,看到警报,人们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是继续等“通知”。在这一点上,上海的应急预案可以借鉴,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道路积水为何如此严重?

上海这次暴雨持续时间长、并和天文大潮碰头,引发用来容纳排水的河道水位高涨,是造成积水的主要原因,有些排水泵站一度停止运行。“郊区一些地区积水的原因也类似,内河水位高潮后,排水无法正常进行。

松江等新建城区为何受灾更重?

松江成为重灾区的原因,胡文荣认为主要是由两大“超历史”因素造成的,一是降雨量超历史,二是内河水位超历史。“40多个监测点就有20多个超过200毫米,远超历史上180.2毫米的纪录。”另外,强降雨又遇天文大潮,水位达历史最高。“内河水位高给城市排水造成压力,只能用水泵从低处向高处排水。”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现在内涝积水已无法自然流走。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强降雨?

这次强降雨是系统性的降水。虽然台风强度减弱,但台风自热带海洋上携带而来的大量水汽还存在,当遭遇冷空气南下等天气条件时,由于热力和动力的因素,一方面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另一方面这些水汽得以抬升凝结产生降水;此外,由于副热带高压稳定,其西侧又有今年第24号热带气旋“丹娜丝”存在,海上有另一支水汽向陆地提供并使得形成的降雨云团稳定少动。

为何这次城市排涝如此困难?

昨天上海正值天文大潮,导致内河水位抬升迅猛,不少积水严重地区即使使用抽水泵机,也只能间歇性排水,因此排水较慢,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河水倒灌至隧道的现象。提升城市排涝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排水管道的位置。就上海而言,排水管位的最佳位置是地下6至10米,但目前这些有利位置走的多为地铁,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初期有一个通盘考虑的大局观。

高清图:上海大雨致地铁口积水 人力车收费过河 更多>>

载入中...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