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用户不满按月计费 运营商推季度套餐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一项调研报告,七成消费者认为按月计费不够人性化应当推行手机流量跨月度计费。上海三大电信运营商承诺陆续推出流量季度套餐。

月底清零被指不合理 律师诉长沙移动

今年6月份,律师刘明在长沙移动营业厅办理了一个“20元包150M流量”的手机上网套餐。7月结束后,还剩92M流量没用完,进入8月后,他发现没用完的流量在没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全部被清零了。
    “我花钱买的流量,没用完的流量不累计?难道没用完的流量我没交钱吗?”刘明认为移动公司月底将流量清零的做法不公平,于8月初在长沙市天心区法院提起诉讼。

上网季度套餐 换汤不换药? 更多>>

市消保委今年组织的一项针对2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有83.75%的消费者在使用手机上网套餐,他们中有一半人认为流量月底作废不合理,有七成认为手机流量按月计费方式不够人性化,应当推行手机流量跨月度计费。
上海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承诺已经或拟推出手机流量季度套餐:以季度为周期,不限当月使用。这项被业内认为计费模式的进步,似乎对用户而言还是原地踏步。现在,每个月10元100兆都用不完,难道以后每季度30元300兆就能用完了?【详细

手机流量季度套餐计划 更多>>

  • 上海联通
  • 拟新增以季度为计费周期的套餐,资费为每季度30元,包含300兆流量。
  • 上海移动
  • 公司正在制定季度套餐的设计方案,目前已经上报审批,由于牵涉到系统改造等问题,预计该套餐于年底前出台。有效期为90天的季度套餐分为30元、60元和90元三档,分别包含210兆、450兆及840兆流量。
  • 上海电信
  • 目前已推出“中国电信流量卡”。用户可通过线上电子渠道为电信流量计费的手机号充入流量,不限当月使用,没有用完的流量会自动延续到下个月,有效期90天。据悉,流量卡分为10元、20元及30元三档,分别包含60兆、150兆及300兆流量。

问卷调查:手机流量按月计费被指不够人性化 更多>>

市消保委针对信息消费现状、信息消费发展趋势、手机流量等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83.75%消费者使用手机上网套餐,42%的消费者会选择较高流量及无线上网时长,保证每月不超出,37%的消费者选择适中流量及无线上网时长,经常关心使用情况防止超出额度。这说明目前的手机上网套餐要么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要么抑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对于流量月底作废,54.43%的消费者表示不合理,45.57%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但是近七成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手机流量按月计费的方式不够人性化,应当推行手机流量跨月度计费。

季度流量包能让消费者获益多少? 更多>>

以联通拟推出的方案与其现行基础资费做比较:新的季度流量套餐中,每兆流量平均资费为0.1元,相当于联通现行流量基础资费的三分之一;由于流量的使用期限是一个季度,可以让用户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上网流量,决定什么时候少用一些,何时又多用一些。但对不少原本每月套餐流量都用不完的消费者而言,季度流量包的推出却意义不大。

手机套餐流量月底清零,合法合理吗? 更多>>

“超出套餐要扣钱,那没用完的为什么不能退?”一边是消费者对流量清零极度不满,但另一边三大运营商又好似满肚委屈,有业内人士打个比方“月租6000的房子,出差几天能不能算到下个月?交了一年的宽带费,有好几天没用,能不能来年再用”?
其实,“流量套餐”本来就是“限时优惠”服务,月底清零也不是变相扣费,要求运营商取消流量套餐时间限制似乎没道理。

没使用的流量能否“打包带走”?

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既然流量套餐是花钱买来的,那么,那些没用完的数据流量就应该像吃剩下的饭菜一样,可以打包带走。真的是这样吗?通信专家陈志刚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据陈志刚介绍,电信业务的基本特点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也就是说,只有消费者进行消费(比如打电话或者上网)的时候,运营商的网络和系统才开始进行生产,即“无消费不生产”。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消费者购买了一定金额的包月套餐,在套餐承诺的时间和流量范围内,消费者使用多少,运营商就提供多少;如果消费者不使用,运营商就不会进行额外的生产,而是需要把这部分网络资源释放给其他消费者。如此看来,没有被生产出来的流量,就不可能被“打包带走”在下个月接着使用了。

清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运营商的流量套餐规定和我国相近———如果没有超出套餐(合约计划)限额,消费者的手机流量同样会在月结算日清零,剩余的流量不会延续到下个月继续使用。但与中国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用户流量使用超过套餐限额的话,会按照套餐限额内的交费标准计算增收流量费,而中国用户流量超出后按标准资费进行收费,价格会高得多。
  • 英国
  • 其主流电视通信商有:O range、O 2、沃达丰等,公司之间的业务侧重不同,有的公司侧重通话时间,有的公司则侧重短信和流量,不同的需求层次对应不同的套餐服务,当然还有不同的价位。中国众多网友期待的“无限短信和流量”套餐在英国也找得到。
  • 美国
  • 手机套餐收费大多取决于通话时间,但比较特别的是在每天早上7点以前,晚9点以后以及周六日的通话都不予计费。一般而言,100美元/月左右的套餐都是无限通话、上网,同时也有电信公司推出减价优惠服务,每月剩余的通话时间和流量可自动延续到下个月,以此争取市场占有率。

套餐是不是霸王条款? 更多>>

湖南海天律师事务所肖洪波律师认为,“购买流量是消费者和运营商之间的一个契约,二者是合同关系。首先要看合同条款有没有约定。每个月套餐上如果没有用完,合约上有没有明确写清楚会清零。从合同关系来讲,如果你看了这个条款并签订了购买协议,就法律关系而言是认可的,这一合同在法律意义上成立。”
    肖洪波强调,“但这属于强制性条款,也就是霸王条款。《合同法》讲究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从保护公民财产的原则出发,运营商应当把剩下的流量留给消费者。”
    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翦宜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上网流量是免费赠送的,清零是可以的;如果上网流量是出钱买的,清零的做法就不合理,属于霸王条款,因为这给用户造成了损失。

网友说

笨笨的小晓:其实这个就像住酒店,你可以提前退房,但是超过了退房时间也是要出钱的……这属于买断服务
威廉通讯社:法理上来说,任何套餐都是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自选的。你嫌套餐贵没问题,说我们国家运营商缺乏有效竞争也没事,但是要强迫把没用完包月流量滚入下个计费单元,就好像在饭店里没吃完菜,下次来一定要让厨师按照剩下的量新做一份。
石榴君本命年:其实每月清零挺合理,问题是现在流量资费偏高,关键要解决运营商垄断的现状。

套餐流量清零之争心结在垄断 更多>>

虽然与“用多少、花多少”的标准资费相比,流量套餐要优惠很多,但很多消费者还是觉得“套餐流量月底清零”的规定不合理。“套餐内外的资费相差几十倍,消费者使用流量套餐,用超了不满意,用不完也不满意。所以,简化套餐、降低流量的标准资费,可能是唯一的解决办法。”通信专家、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的病灶就在于此。

谁偷了你的手机流量?

三大“潜规则”成流量杀手

一、手机内置软件自动升级

不少手机在出厂时都会内置一些软件,其中部分会自动联网下载更新数据包进行升级,甚至有个别恶意软件会在手机浏览器中强制植入恶意插件、自动访问一些网页。此外,很多手机的联系人同步、Gmail实时推送等功能也需联网,这些都会产生流量。

二、“免费”软件强制联网下载广告

遍布在iPhone、安卓等智能手机中的不少免费APP,如小游戏、电子书等,虽然供用户免费下载,但是在屏幕下方内置的广告同样会通过联网进行下载和刷新,闷声不响“吃流量”。

三、后台自动搜集用户地理位置

很多地图、导航、生活服务类软件,由于需要搜集用户地理位置信息上传,同样也会消耗上网流量。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