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基本形成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面貌

  规划体系和布局不断优化

  坚持“轴带引领,多心组团”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类底线管控,形成了“一主、一新、一轴、三廊、四圈”的总体布局,有效推动了城乡互动、产城融合。

  功能性、枢纽型、网格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基础设施对城乡发展的骨架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建成浦东机场第五跑道、洋山港四期等重大基础设施,助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三,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重要枢纽。中心城内高快速路网基本建成,高快速路和主次干路建成规模分别占全市27%和23.5%。越江通道达到19条。轨道交通里程数占全市33.7%。

  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完成341个村“达标型”、66个村“提升型”、18个村“特色型”美丽庭院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17万户农村污水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置率达到85%。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建成4个全国文明镇、7个全国文明村。加快推进“绿色田园”建设,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9家。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发展模式,浦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全国综合测评中名列前茅,农业增加值占全市1/5以上,建成“绿色田园”示范镇1个、“绿色田园”示范村26个、“绿色田园”示范园78家。加快推进“幸福乐园”建设,加大涉农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完成村级产权制度改革,镇级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第三部分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基本形成环境优美、舒适宜居、低碳环保的生态城区

  城市生态空间更加优化

  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底,逐步形成“一核双环、三网多点”的生态开放空间网络。拥有东滩等6个自然保护区,滨江森林公园等4个大型生态公园,碧云、森兰、三林、北蔡等4大楔形绿地建设加快推进,22公里黄浦江东岸贯通。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7%。

  综合环境更加优美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积极落实“河长制”,集中开展城乡中小河道治理,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无违建先进居村”创建通过率100%。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获得国家卫生城区等称号,以及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