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博时代,周家渡承载“生产岸线”的功能,钢厂的家属、划舢板的老渔民、回沪的老知青、渡口居民生活在这里,棚户林立。

  棚户区里家家都是“七十二家房客”,甚至要把生活拓展到弄堂里,揩面刷牙汰衣裳都是家门口的日常。

  那是个知足而亲近的年代,28寸“老坦克”在弄堂里穿梭,叮当的车铃声唤醒了大人骑车上班、孩子坐后座去学校的记忆。

  阳光下的闲聊攀谈和孩童的奔跑嬉戏,是棚户居民的休闲常态。而远处大楼上的广告牌,正记录着改变这块土地命运的倒计时。

  蜕变的序幕

  为迎接世博会,2005年开始,伴随几代人记忆的老厂、棚户区或停产、或拆迁,2006年百年渡口正式停航。

  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梦想。大红色的动迁横幅,布满周家渡的大街小巷。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