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两张王牌,做大做强中转集拼、保税研发

  临港新片区有两张王牌:一张是特殊经济功能区,另一张则是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朱芝松曾表示,临港新片区要打好这两张王牌,不断强化“四大功能”,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新城建设。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一个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就在10天前,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全域封关验收。2021年,新片区还要全力推动洋山特殊综保区扩区等工作。

  与此同时,为全面提升区域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完成升级改造。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的7.86平方公里主要围绕商飞总装基地进行规划。特殊综保区为商飞以及配套的加工制造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监管模式。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处(航运处)副处长张俊介绍,全新升级的洋山特殊综保区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开发了加工贸易模块,使得商飞在业务不断、流程不停的状态下,即可享受特殊综保区的政策,同时又能让监管部门掌握真实情况,实现“无感监管”。

  这都为洋山特殊综保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保税研发制造、检测维修等功能业态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全面落地实施海关总署出台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监管办法,主动顺应RCEP、CPTPP等全球投资贸易新规则,推动更多标志性的开放创新举措在洋山特殊综保区先行先试。

  去年以来,在洋山特殊综保区,国内首票跨关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试单、国内首单径予提发货、国内首单全球大型设备集货采购货物进境免备案手续、国内首单区内物流企业从事组合装配、国内首单大批量进口汽车保税仓储展示等创新业务相继落地。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重点产业具有鲜明的“跨境”特点。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认为,要建设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港)区,必须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价值链高端的国际中转集拼和离岸贸易,实现贸易转型升级。

  《上海“十四五”规划》也对下一阶段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描绘蓝图。规划提出,要深化建设高水平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全面完成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加快推进扩区工作。做大做强国际物流、中转集拼、大宗商品等优势业态,拓展保税研发、保税制造、保税维修等新业态,研究推进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等专项政策在特殊综合保税区制度环境下的集成和创新。探索实施洋山特殊综保区“主分区”制度,促进区内区外产业联动发展。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制度体系设计上体现了“六特”的特点,即特殊的申报模式、特殊的贸易管制模式、特殊的区内管理模式、特殊的统计制度、特殊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特殊的协同管理模式。这六个“特”有利于临港新片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作用,同时在国内大循环中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如何用好这个六个 ‘特’,还得开展一系列工作。导入什么样的产业,航运物流怎么发展,跨境贸易怎么发展,跨境金融怎么支撑发展,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中怎么实现保税研发,在围网区内发展制造业,这是我们要去探索的。”朱芝松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