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未来之城,打造人民愿意来的城市

  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要建成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2019年11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伟曾在一政策发布会上表示,如果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有相当大的经济总量、城市发展的规模以及人口总量。“浦东新区1万亿元的GDP是多少人口创造的?大体上是560万左右的人口。”为此,临港新片区未来“每年引进的人才要达到10万人以上”。

  人才引进问题一直是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的重点工作。朱芝松认为,人才高地才是各类高地的基础,人才引进的“门槛不要设计得高高的”,未来新片区还要创造更好的条件,广聚天下人才。

  “当产业集聚功能逐步成型,人口集聚规模达标,城市服务设施和生活空间就必然成为整个新片区综合竞争力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副理事长、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明棋表示。

  他认为,临港新片区不仅是打造相对狭义的贸易投资等产业集聚的特殊经济区域,而且还着眼于人口和人才集聚宜居的城市规划建设。

  《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建设,建设成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同时提出临港新片区要初步构建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框架形态和功能。

  南汇新城规划面积343平方公里,作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它承载着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功能。

  规划提出,南汇新城要全面建设与临港新片区功能相契合的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未来之城,聚焦前沿产业以及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现代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人才服务港、顶尖科学家社区等载体平台;率先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加速对外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布局高能级教育、医疗、商业、文体设施。

  临港,是上海最早看见日出的地方,目标就是打造成上海的海滨城市。距离市中心70多公里的滴水湖畔,这座现代化海滨城市正拔地而起。

  在交通方面,《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新片区内教育、卫生、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要构建“15、30、60、100”出行服务圈,从滴水湖出发至浦东枢纽、龙阳路枢纽、虹桥枢纽和长三角毗邻城市分别用时15、30、60、100分钟。

  在教育方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传统优势,打造“华东师大临港教育生态圈”,包括合作开办华东师大附属学校、华师大二附中临港校区、基础教育全学段国际学校。

  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和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2个重点功能性项目、12所公建配套中小幼学校以及一个养老院项目均已开工。

  在文体旅游方面,全球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将于202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室内滑雪场规模全球第一的冰雪之星也将于2022年建成营业。

  临港新片区要“打造成人民想来的、愿意来的城市”。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杰此前透露,管委会正逐步清退滴水湖环湖一线的政府、国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为商业配套提供资源,“要把最好的资源投向市场。”到今年年底,临港新片区沿湖将有8个五星级酒店投入使用。

  “一定要先解决配套问题,人才会留下来。”吴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