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关注书展,加入了“文学”的美食,会是什么味道?今年的上海书展创新推出“作家餐桌计划”。7位风格迥异的作家遇上7张各具特色的餐桌,不仅为美味佳肴增添“文学”滋味,更让阅读破圈,引领文旅跨界新体验。

  (邬达克的设计、贝聿铭的情怀……“作家餐桌计划”第一站,来到了曾有着“远东第一高楼”美誉的上海国际饭店。写过《上海流水》的作家孙甘露与作家王占黑、主持人骆新一起,在“寻找城市地标里的似水流年”主题下,畅聊阅读、建筑、历史与美食。国际饭店紧邻风景如画的人民公园,孙甘露说,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在附近,一时间勾起了无限回忆:

  【国际饭店这个建筑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在上海人,尤其像我这个年龄的上海人来讲,传说还挺多的。最著名的就是说,看国际饭店,因为她很高,仰头看帽子会被吹掉……】

  说起国际饭店,还让人联想到那一袋经常要排队购买的甜香蝴蝶酥。在上海这座城市,美食与建筑和文化的关系始终是密不可分。走出安静的书房,走进更加生活化的餐厅,孙甘露说,希望自己的诠释,能为美食加入一点独特的“文学”味道: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食物、宴会、餐饮的描写,因为这个是跟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的一个跨界,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位于陆家嘴的苏浙总会,为科幻作家陈楸帆和他的作品量身定制的餐桌叫做“人生算法”。在陈楸帆看来,文学和美食所共通的特质在于,它们都是感官的性的,要让更多人尝试阅读、爱上文学,美食不失为一个极佳的切入点:

  【看到一个美食他会想要去了解,在这过程中他其实会去了解这本书、这个作家,包括这次书展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民以食为天。这样的跨界,可以让更多的人从吃开始,变成了阅读,然后再进一步变成了去欣赏和享受文化。】

  参与此次“作家餐桌计划”的作家还包括毛尖、那多、马伯庸、祝勇和徐则臣,他们将分别在绿波廊、锦江饭店等沪上知名餐厅,为读者和食客端出一道道充满烟火气的思想“盛宴”。锦江饭店总经理华川介绍,锦江饭店推出了包含乡村黄油焗青龙、珍菌红酒雪花牛等佳肴在内的“作家主题套餐”,即使在书展结束后,市民依然可以前往餐厅,坐一张“作家餐桌”,感受美食与文学的碰撞:

  【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文化的一个内涵。我们能在这个菜背后有它所应有的故事,有它应有的食客一个认同感,那么这个就产生了1+1>2的效果。】

  “作家餐桌计划”7集视频近期将在爱奇艺、澎湃新闻等多平台陆续上线。活动期间,书展主办方还将联合上海文旅单位设置餐厅文学阅读专区、发布文学美食特别线路,并在书店和餐厅互推惠民福袋,助力阅读“破圈”。

  以上由记者刘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