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心、两带五区”的布局结构,强化吴淞创新城用地功能的多元复合、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核”即以吴淞大型城市生态公园为“绿核”,融入体育、文化、休闲、创意等综合功能;“两心”即枢纽商务中心(吴淞城市副中心)与滨江文化中心;“两带”即黄浦江与蕰藻浜岸线,形成两条集聚城市公共活动功能的活力走廊;“五区”即五大功能片区,包括围绕“两心”,形成两大综合配套服务区、结合宝武特钢地区转型形成前沿产业集聚区、结合宝武不锈钢地区转型形成科创文创产业集聚区、沿蕰藻浜北岸预留远期弹性发展的生态智慧发展区。
开发强度
吴淞创新城整体开发强度按照主城区III级强度区进行控制引导,其中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可提升至主城区IV级强度区进行控制引导,承载规划建筑总量约2500万平方米(未包括发展备用地)。
道路交通
依托吴淞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等多种轨道交通之间便捷换乘,完善地区道路网系统,优化加密地区路网,提高道路贯通性,构建便捷高效、人性化的交通体系。

生态空间
建设生态与开放空间体系,生态绿地空间占比不小于25%。同时,结合生态滨水空间,构建10公里滨水城市步道和10公里森林步道。
公共服务
规划高等级、高标准公共服务设施支撑副中心功能,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现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
文化风貌
聚焦大中华纱厂等风貌资源,注入公共、文化功能,创新利用工业遗产,延续历史文脉。
在建设规划推进的同时,为支持功能性项目快速落地,宝山区规划资源局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围绕“规划落地、项目开工”两项重点,根据建设规划并结合企业发展诉求,形成吴淞创新城特钢、不锈钢首发地块区域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