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临汾路街道:党建网格+“数字驾驶舱”让社区治理更智慧

  新华社上海9月21日电 题:上海临汾路街道:党建网格+“数字驾驶舱”让社区治理更智慧

  新华社记者郭敬丹

  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办事处一间大办公室内,一个“数字驾驶舱”的几块大屏占据墙面。超过1000万条民生数据在“舱”内打通,并在社会动员、服务找人、应急救援等8个领域拓展出57类应用,使“站在数字上治理社区”成为可能。

  据介绍,“数字驾驶舱”是临汾路街道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慧城市研究所一起打造的社区治理智能系统,集深度分析、智能应用、辅助决策等功能为一体。随着上海建设“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逐渐深入,街道主动对接上海“社区云”平台,并打通街道层面的11个应用子系统,超过1000万条民生数据形成了民生“数据湖泊”。

  这些数据的应用,正在使“群众跑腿、人找服务”变为“数据跑腿、服务找人”,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的水平。“比如,聚焦妇女‘两病’筛查服务,‘数字驾驶舱’开发相关应用场景,改变了原来由社区干部张贴通知、居民自己跑到社区登记的传统做法。”临汾路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主任陈黛静介绍,数据系统可自动筛查符合条件的人员,并通过智能外呼系统向居民推送短信通知,主动告知服务内容。

  “这样一来,居民不仅省去来回跑的时间,也不会因为没有及时看到通知而错过政府提供的福利。”工作人员还发现,服务人数从往年的5000多人上升至2.1万人,数据的应用主动寻找到了社区里的“沉默群体”。

  社会动员也由此更加精准。临汾路街道正加速推进老公房加装电梯的工作,“批量”安装背后,有大数据的助力——已经成功加装电梯的40个楼组信息被导入“数字驾驶舱”,由系统描绘出楼组画像,并在人、房、户数据库中作比对,智能推荐出最为相似的楼组。这样,社区干部根据系统推荐深入一线开展群众工作、发动居民自治共治,协商加装电梯方案,针对性强、可行性高。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临汾路街道又有16个楼组签约加装电梯,其中有11个楼组来自“数字驾驶舱”的智能推荐。

  智能背后,民生数据的积累是基础。临汾路街道有个“民情日志”大数据平台,将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得来的信息导入进去。社区3万多户、8万多名居民的83万余条信息需求,以“多元标签”的形式清晰呈现。“有了数字化系统,不用再去厚厚的资料本里翻找居民信息,电脑里输入关键词,即刻就能找到。”临汾路街道阳曲路760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旨钦说。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兴军介绍,有了“民情日志”大数据平台,临汾路街道1个街道总网格、4个街区网格、20个居民区网格、125个微网格的“四级党建网格”体系也有了居民信息采集、汇集、分析的数字化载体,条与条、条与块分割的“数据孤岛”被打破,各级网格内党员干部摸排群众需求更加精准。

  依托大数据使社区治理更智慧,临汾路街道已有多年探索。街道办事处还有一个智慧大屏——城区运营管理中心。这一“社区大脑”建设开始于2017年底,是一个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平台。目前,“社区大脑”已基本具备全覆盖的“感知神经”,整合了街面巡查、小区巡查、市民热线、监督巡访等9大问题发现渠道。

  “城运中心‘一网统管’驱动党建网格的‘感知层’更加高效。”刘兴军说,例如,在街区网格层面,党组织牵头强化与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主体的联动协调、信息共享,打破管理条线部门间的数据藩篱,对773个沿街商铺、单位等建立“一店一档”数据化管理平台,实现4个街区网格的管理行为数据化、协同治理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