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卖食品受污染谁负责? 上海出台地方标准明确纠纷责任

图说:“食安封签”3.0版  采访对象供图 图说:“食安封签”3.0版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外卖食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打开发现受到污染不能吃了,应该是餐饮提供者负责,还是送外卖的骑手负责?昨天下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规范性文件《上海市餐饮外卖食品封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外卖纠纷首负责任。

  未使用“食安封签”

  餐饮服务提供者首负责任制

  记者看到,《管理办法》指出,未使用“食安封签”的餐饮外卖食品,消费者在当场签收时发现食品受到污染,或签收后发现食品受到污染的,实行餐饮服务提供者首负责任制。使用“食安封签”的餐饮外卖食品,则倡导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实行首负责任制。

  美团外卖小哥李小权告诉记者,之前有消费者在平台反映,他点的外卖和之前的分量相比有出入,是不是外卖小哥动了。这样的纠纷往往发生最多的就在未使用“食安封签”的外卖上。“使用‘食安封签’后,消费者看到标签是完整的,一般都会打消是骑手动了外卖的顾虑。”

  今天,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和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同步联合发布《关于倡导本市餐饮外卖规范使用食品安全封签的指南》,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规范使用“食安封签”的餐饮外卖食品发生消费纠纷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或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以食安封签的完整性主张餐饮外卖食品的外包装在配送过程中未曾被打开。餐饮服务提供者没有使用“食安封签”的,餐饮外卖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外包装是否被打开等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或者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分配举证责任。

  引入“互联网+”

  动态追踪配送信息

  市市场监管局昨天还同步发布了地方标准《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签管理技术规范》,从警示语、安全说明、拉伸强度等方面规定了食品安全封签的基本产品质量指标,增加了对封签持粘性的要求,使其更适应一次性使用和无法复原的要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标准创新性地引入“互联网+”技术,在条码中可以写入如下信息:食安封签定制单位的名称等信息;餐饮商户的店铺名称、证照、近期食品安全监督公示结果等信息;当次订单中餐饮外卖食品的品种、数量、配送时间以及配送人员、流程进度等交易信息;食品相关信息,如食用方法、储存条件、配料/热量表、批次、生产日期、有效期/保质期、厨师/配送人员等健康状况、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等。

  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等可通过条码技术快速完成数据的统计和提交,实现通过扫码即可知晓全部的送餐信息,提高餐饮配送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食安封签升级

  从1.0到2.0到3.0

  简单一拉一贴,封住安全。上海推广“食安封签”已有一年多,版本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1.0版本的“贴纸”,到今年5月在徐汇区推行升级2.0版,即“食安标签”与收银小票合二为一,通过一次性当场打印,一张单子既涵盖了外卖订单信息,又具备了“食安封签”的粘贴功能,省去商户额外购买“食安封签”的资金成本。

  昨天的发布会上,还首次推出了“食安封签”3.0版,即可循环使用产品。记者看到,该款智能食品电子封签,外形类似“食品夹子”,主要分发给外卖员使用。外卖员在店内取餐时,把“夹子”封到塑料袋上,然后再当面送给顾客后取下。如果是非接触外卖方式,则送到消费者指定接餐点后取下。无论何种方式,消费者都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到外卖员“封夹子”和“取夹子”的时间和具体地点。该智能电子食安封签将在徐汇、静安、虹口、闵行、松江、奉贤、崇明等区的中星城、梅陇商业中心、龙湖天街、曹家渡等13个商圈试点。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协调处副处长陈艳介绍,“食安封签”的升级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以及封签使用后就变成垃圾的问题。在一年以来的“食安封签”推广工作中,截至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组织社会各方累计投放超过4000万个“食安封签”(不含企业自行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