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人才问题真的是谈了很长的时间,我们今天还有来自东华大学的学生。

  学生代表:你好,我是来自上海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业学院。今年上海时尚创业这方面的发展也很蓬勃,越来越好,我们年轻的一代就想要创业。

  主持人:你是服装设计师吗?因为一提到东华大学就觉得都是设计师。

  学生代表:我是学环境设计的。就想问一下政府未来是否有一些政策鼓励年轻一代去创业?

  主持人:东华大学其实有个天然的优势,东华大学一直叫时尚产业的聚集圈。我的印象当中,王书记好像最早在长宁提出要把时尚产业作为你们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目标,问题是成吗?你们东华有这样的实力吗?

  学生代表:我认为应该是有的。前面书记说到时尚创业,时尚创业首先是来源于各个高校的学生。

  主持人:未必在东华学过才能做时尚创意,只要我有创意,我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人才,不一定是东华的,你认为东华或者是长宁做这方面的优势吗?你们认为?

  学生代表:我觉得应该是有的,前面书记说旧里整顿什么的。因为本身是做环境设计的学生,这部分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这方面的整治。本身东华大学也是在长宁区的,我们也是生活在长宁区,对长宁区有更直观的感受,所以相对于其他高校的学生,东华大学的学生是可以对那些旧里有更直观的了解,或者是提出更有建树的建议。

  主持人:问题是你们不如人家那些在在国际上在国内在上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牌儿大能做得好。

  学生代表:但是学生有更新的想法。

  主持人: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见解,王书记,为什么不把东华大学学设计的孩子们的热情性和教师调动起来,最后融入到整个长宁。

  王书记:感谢东华两位学生提了很好的想法。主持人的点评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前面提到长宁历史文脉的挖掘,这项工作是我们一项重点工作。在长宁的发展过程当中,文化事业的发展下一步确实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而文化发展里头,时尚创意产业发展是我们未来打造中一个要重点发展的产业。我们前面讲到了产业集聚,实际上时尚创意产业也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一个产业。

  我们研究了“十三五”,那么对长宁的定位和未来就要有一个描述。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创新驱动、时尚活力、绿色宜居的国际化精品城区,我们把时尚活力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这么考虑主要是考虑了几个方面,第一,从一个城市来讲,它需要时尚活力,这代表品位。光有赚钱的产业不行,还要有活力、要有影响力,要有品位的产业,这些产业做好也能有税收,也能赚钱。

  第二,实际上我们考虑的就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基础。从我们长宁的资源来讲,我们和时尚有关的一些产业资源还是很丰厚的。除了我们有东华大学这样一些专业的院校。这位女孩子是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我知道是新办的,是和英国爱丁堡合办的。有东华这样的高校,包括工程技术大学它也有时尚创意设计系,它是和法国艾菲合作的。我们还有一些重要的企业集团,比如说我们的东方控股集团,有我们自己的上服集团,包括世贸商城等等有很多很重要的资源可以利用,这是我们的基础。

  如果我们把对这个城市未来发展很重要的一些元素能够打造的更亮,同时又把我们一些基础的产业和教育设施能够结合好,能够把各方力量集聚起来,而且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一些文化资源。今天我们在的广播电台,对面的舞蹈中心,我们建成的刘海粟美术馆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和文化、和时尚有关的一些载体,这些力量能够集聚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但所有力量当中,除了企业和社会力量之外,我们年轻人的力量是最为关键的,年轻人代表了未来,他代表了他们的一些价值的追求,对审美的一些追求可能就是未来的一种方向。所以我们是很希望看到东华大学的一些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进程过程当中能够发挥好你们的作用,能够通过创新创业把自己的才华能够展示出来,也为我们这个城区在时尚创意的建设过程中贡献你们的力量。

  实际上我们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是非常支持的,我们在东华专门也有我们的大学生创业基金,这是我们区里投了一大块,然后市里也有一些资源的一些匹配。这一块大学生创业基金的使用,据我了解东华大学在全市是用得比较好的我们准备在这一块继续加大力度,同时考虑还要有一些专项的大学生创业节,就围绕时尚创意这一块的大学生创意要设立一些专门的基金。这一位女孩子刚才谈到了创业的问题,对创业我们当然会鼓励和支持,我们都会有一些相应政策。所以学生的力量要发挥好,通过学生的力量发挥其实也是把高校的资源发挥好。

  主持人:辐射到社区,辐射到的他们。

  王书记:辐射到社区,辐射到城区。两位同学,我给你们两位任务,回去鼓动你们的同学,走进我们的社区,走进我们的街区,帮我们出主意,出点子,把很好的想法寄给我,我们一定会属上你们的名字。

  主持人:时间总是短暂的,最后我们还有五个问题让书记来回答。王书记,您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最想跟我们分享的一句话又是什么?

  王书记:我最近读书倒不能讲读一本书,我的习惯有的时候会集中一段时间读一个系列的书,但是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我是会同时看多本书。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我看的比较多的,同时在看的几本书《中国历史的教训》、《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工业4.0》,包括《孙子兵法》,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同时在看的几本书。在看书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会有很多的感悟,也有很多的体会。

  您刚才说最想分享的一句话,我对四书五经的《大学》里头有一句话,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我是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体会的。我觉得它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特别有意义。它既讲了要晓大意,更要重民本,既要重理想,还更要重实践,而且要把各项事情做的尽善尽美,这对于我们一个领导人员来讲,实际上对我们在思考工作的时候是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主持人:都朝尽善尽美去努力。如果请您描述未来的五年,您依次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词汇呢?

  王书记:描述未来五年,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思考的一些问题,“十三五”期间。实际上创新驱动,时尚活力、绿色宜居、当然现在全面小康。

  主持人:全面小康啊,一个很好的目标。您认为做一把手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王书记:我个人的体会可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我的概括是“诚”字 。首先是忠诚,一定要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第二个是真诚,对你每一位共事的同事,对每一个服务的对象和群体都要真诚。第三个层面的意思就是坦诚,不管是调查研究过程还是在部署工作的过程,都要能够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一定要坦诚相待,实事求是的对这些问题和矛盾要分析之,要处理之,要面对之。

  主持人:转型新社会,什么能够增加市民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王书记:我相信这个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增强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一个进程。通过不断的某些具体的事项来不断地增进群众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可能是两方面。

  一方面就是法治社会的建设。一定要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这样一个氛围,全社会有一个良好的风尚,全社会的市民的素养共同提高,这是我们的一个信任感和安全感增强的基础。

  第二个就是政府监管的责任的落实。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群众都非常关注,但其中政府存在很重要的监管职能,一定要政府的监管责任真正落实到位,把一些安全的隐患消除在萌芽当中。如果我们把政府的监管责任真正落实到了,全社会的法制意识真正增强了,我相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群众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定会增强。

  主持人:谢谢,谈到责任,会在您的脑海当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王书记:我理解的责任,责任特别是对于一位领导干部而言,责任它一定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它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习总书记他在表彰全国优秀县市区委书记时候提了一个要求,四种人的要求,“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我理解这就是对县市委书记的一种责任的要求。就我而言,我也感到,在不同的场合,实际上体会到的自己身上的责任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到居民小区,我更多看到的是群众对居住环境改善,对交通出行改善的一种期盼,这就是我区委书记的一个责任。

  到企业调研,更多感到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样服务好人才?我们的小白领们怎么样解决好他们的午餐和业余生活?这也是我作为区委书记的一种责任。

  到困难家庭走访,看到的是群众还有很多民生保障的工作,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这也是我身上一份重要的责任。所以我感到作为一位区委书记身上的责任是全方位的。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四个人”的要求,尽心尽职的履好职,为群众服务好。

  主持人:谢谢,非常感谢。

  王书记:谢谢大家。

  主持人:而我相信您对责任的理解,也会成为您未来五年的实践。而我们在座的来自于长宁区的50位代表在现场也变成了未来长宁五年的勾画者,我们更希望您能够带着我们今天这些市民代表心愿,以及未来我们在阿基米德社区和我们上海发布,以及在“青春上海”所有的市民们所征集到那些意见,做好未来五年的长宁的蓝图。我们记住了长宁人才聚集,当这些人愿意来到长宁并留下来,并有一个非常宜居和绿色生活的时候,我觉得那个时候大家会说,嗯,五年前我参加跟王书记对话的时候的他的那些想法和那些思路都在慢慢的实践着,非常感谢您在今天的对话系列当中跟我们一起来进行讨论,谢谢王为人书记。

  王书记: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也谢谢在场的各位市民代表,谢谢收音机前的各位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