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聚国际论坛智慧 上海高校为“科研后浪”加速蓄能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6月4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唐奇云)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复学,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速重启。近日,一场被称为国际青年学者“嘉年华”的2020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启幕,不仅成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一个新亮点,而且也是上海高校为青年才俊加速蓄能的一个快车道。

  青年学者“嘉年华”:科研后浪交流365天“不打烊”

  5月30日开幕的2020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由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上海高校人才工作联盟主办,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14所在沪高校共同承办。与以往不同,今年论坛开创了大规模线上学术交流的新模式,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学者10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外籍院士在内的近200位国际一流专家学者,“云”聚此次论坛。其中,海外学者占一半以上,以45岁以下青年学者为主,论坛也成为服务国内外青年学者、提高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嘉年华”。

  全球众多青年学者借助此次机会,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共聚云端,探讨疫情发生数月以来“闭门修炼”的研究成果、学科热点,共同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ernard L.Feringa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吴柯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庄子哲雄教授和国际顶级声音训练大师Catherine Fitzmaurice教授等4位“大咖”分别以视频形式对青年学者送上寄语,分享自己的学术心得。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认为,现在国内的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阶段,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速重启,在此背景下,上海举办本次论坛,对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助力青年学者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上海市副市长陈群认为,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他希望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通过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上海,更加关心支持上海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的形式是疫情背景下催生出的学术交流新模式,举办在线学术交流只是第一步,后续活动将贯穿全年,为国内外青年学者打造365天“不打烊”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新平台。

  创新合作实践区:献给世界的“头脑峰会”

  14所上海高校联手承办20个专场,亮点纷呈。除了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药、光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外,还有教育学、法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论坛为千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后浪”搭建平台,成为献给世界的“头脑峰会”。

  同济大学牵头承办的论坛分别为“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环境与生态”“干细胞与转化”五个专场。以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专场论坛为例,瞄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前沿,邀请世界一流专家与青年学者,通过大会报告、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重大基础科学难题,旨在促进这一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青年学者营造成长的良好学术生态,推动国内外携手共同开展这一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科尼在上海戏剧学院承办的戏剧影视表演专场上,通过视频连线表示,此次论坛的举办完全契合国际戏剧协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理念。“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但我们绝对不能停止教育。我们必须在区域以及全球层面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而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的举办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建立了联系,我们拥有互动,我们进行全球化的思考,并且交流最佳实践经验,我们同区域以及国际性机构展开对话,这对于所有的老师和所有学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次论坛首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这种跨越地域和时间限制,高效、便捷、多元地组织交流,是应对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一次转型升级。不少高校通过官方B站、官方快手、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全球直播论坛。

  论坛溢出效应:高校厚植青年学者创新发展土壤

  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不仅体现了上海高校的学术特色,也为青年人才培养提供了丰沃土壤。

  “现在,上交医最年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才34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说,青年人才要拼的不是资历而是实力,高校要为青年学者厚植创新发展土壤。为了形成更完整的人才梯队,上海交大医学院近年来加快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步伐,如推出“双百人队伍”(即“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队伍”),目前共有“研究型医师”106人,“临床专职科研队伍”116人,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临床研究项目与方法学成果,除了有影响力的论文外,还参与制定更新相关临床应用指南。同时也使临床研究促转化学科发展呈新貌,多个项目成功转化。交大医学院一系列人才发展的组合拳助推了青年医学人才的成长成才,涌现出了一批在学院发展中做出优异贡献的青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也参加了由交大医学院承办的2020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医学专场,在临床医学与转化、肿瘤与免疫、发育与再生医学、儿童感染免疫与重症医学等领域与国内外专家共同讨论如何“把科学研究真正和治病救人紧密结合在一起”。

  2020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每一个主论坛均由沪上一所高校牵头主办,其他高校协办,许多专场为一流学科、高峰学科的研究和交流。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场,由复旦大学主办,6个分论坛分别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华大学承办,聚焦“智能时代的信息电子前沿”“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MEMS传感与集成电路”“电子材料物理与器件”“变革性微电子技术”“电子材料表面改性与应用”等6个前沿方向,有30位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进行线上学术交流,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地的260多位代表在线参会,共同探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

  以“水产”为“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上海海洋大学,已成功举办了两次水产学科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共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50余名青年学者参会,研讨主题代表了当前水产学科的前沿水平。论坛进一步拓展了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对推动国家“双一流”要求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产生积极作用。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万荣教授介绍,目前该校植物与动物科学ESI前1%排名由入选机构前70%上升至50%,2019年农业科学入选ESI前1%行列。水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