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直击贵西小区疫情防控现场:两个80后民警一天12小时逐户走访(视频)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1月24日,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上海市防控办研究决定,黄浦区贵西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从23日起,黄浦区对该小区实施封闭管理,组织居民进行了核酸检测。在小区封闭的一周里,居民们生活情况如何?1月28日,劳动报记者实地探访贵西小区。

  水菜外卖都能送,生活没啥不方便

  贵州路301号永平里居民区外,两顶蓝色帐篷,长长的警戒线,五名身穿防护服的“大白”正在值守。

  “X小姐的外卖。”

  “好的,你放在桌上,打电话告诉她来门口取。”

  还没门口的“大白”将外卖放好,又有人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图:警戒线外,不断有人送来生活用品)

  一位女子站在隔离线外正用微信语音与人联系。“你还需要什么?我下次带来。”只听电话那头的人回答道:“帮我带些常用药吧,再帮我买点米油。” 女士告诉记者,妹妹就住在小区里。

  “我帮她整理了些衣物,还有些常用药。要隔离两周,多帮她准备点东西。”女士告诉记者,这两天每晚和妹妹视频聊天,“听说变中风险地区,还是有些担心。妹妹说生活没受大多影响,只是出行不太方便,心情还挺放松的。”

  深夜11点,一个居民发烧了!

  “大家在防疫管控期间要做好居家清洁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出现发热症状要及时上报,不要随意离家走动,有事出门请先戴好口罩……”自贵西小区防控隔离以来,黄浦公安分局南京东路派出所的责任区民警项辰宇、黄黎每天都会拿着扩音喇叭走在小区里进行防疫宣传。两位“80后”民警,入驻贵西小区参与隔离管控工作,不分昼夜奔波在防疫管控第一线,与居委干部和防疫工作人员一同做好辖区居民群众的防控措施。

  贵西小区是一个老式里弄,“守住门,管好人”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这段时间,项辰宇、黄黎和南京东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居委干部、志愿者们并肩作战,严格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对居家隔离观察的人员,逐户上门走访,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刚开始的那几天,他们常常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从睁开眼一直忙碌到凌晨2、3点更是家常便饭。

  某天夜里11点多,一名被隔离的居民打来电话,说自己不舒服,感觉发烧了,全身发抖,一会儿冷一会儿热。项辰宇、黄黎一听,立即跟随驻点防疫工作人员上门对其做进一步了解情况。

  “坦白地说,当时上去时,我们心里也有点紧张……”项辰宇说。最后检查结果是对方的情绪紧张导致的神经官能症,进而引起感官上的症状。但项辰宇、黄黎没有马上离开。他们深知此时对方更需要的是关心与陪护。他们耐心地给对方聊了聊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识,又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贴心话,对方的恐慌与压力明显减轻了。

  “这几天真是累坏了吧?”记者问他们。俩人笑了笑:“太累了,但是再累也得把工作做下去啊!”

  看到他们,我们心里才踏实点

  黄黎告诉记者,贵西小区里既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孩童。“听说小区升级到了中风险,居民们心理上还是压力的,这14天观察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

  “说实话两个礼拜的隔离期很难熬,心里没有担忧是不可能的,多亏了社区民警、居委工作人员,才让我们一家心里稍稍踏实些。”居家隔离的居民孙阿姨告诉记者。

  “这几天手机钱包‘瘦身‘成功,都给社区里的小孩子买零食、买水果了。”民警黄黎笑着表示,“根据防疫要求不能让这些小家伙儿们出去,可家长管的时间一长他们就哭就闹,只能想办法安抚他们。”

  比起孩子的哭闹,最让不放心的还是大人们的心理状况。参与防控隔离工作的民警在近5天时间里,先后多次对情绪波动的居民进行沟通,有时甚至要深更半夜上门安抚被隔离人员。

  “被隔离的人群中有个一岁的宝宝,但是不具备低龄儿童检测条件。刚过了半夜十二点,心神不宁的宝宝家长就坚持要去检测。”同样身为父亲的民警项辰宇说,“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越是这个时候,就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算磨破了嘴皮子,也得等到天亮,再联系专车送他们去指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