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留下的信,时隔一月“送达”

  “那边个子高高的程医生我知道,她之前一直在这里,待了十几天。”赵阿姨和张阿姨,是酒店“唯二”留守的保洁人员,这个春节,她们没有回安徽老家过年,也见证了集中隔离点开设的全过程。

  保洁阿姨口中的程医生,是集中隔离点二月份的负责人程燕。时隔一个月,医务人员都穿着统一的口罩、白大褂、防护帽,但赵阿姨还是一眼认出了她。程燕是真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这一次不再驻点,但还是特意赶来,协助筹备工作。

  刚刚得知自家工作的地方要被征用为隔离点时,阿姨们心提到了嗓子眼,但后来看到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防护措施严格,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我们天天住在这,就打扫一楼清洁区,店长前台、医生护士大家都在一起,也没觉得离病毒有多近。”阿姨们说,“说不出来有什么感觉,就是愿意去做。能用得到我们的地方,肯定要出一份力,赶快让疫情过去就好了。”

  二月份隔离点收官,市里派来专业人员喷洒消毒药水,房间、通道,角角落落都不放过。后来,陈店长又借来紫外线消毒灯,100多个房间,每间1小时,一间间亲手杀菌消毒,整整花了10天。经过层层消杀后,保洁阿姨们才开始上楼打扫。连续居住14天的房间,打扫起来工作量剧增,原本阿姨一天可以打扫15间房,现在只能打扫4间。

  “619房间,那么一整张纸,写得满满当当,我印象特别深。”阿姨们说,许多房间里都留下了感谢信,用宾馆提供的纸笔写下的,长的短的都有。可惜的是,当时医务人员已经结束工作离开了,阿姨们也不知这些信件能交给谁,还是清理掉了。没想到,一个月后隔离点再次“开张”,居然又见到了熟悉的身影。“早知道,留下来或者能拍个照,给她们多好。”

  得知此事后,程燕淡淡地笑了。延迟一个月的感谢信,尽管没能交到她们手中,上面写了哪些动情的话语已无从知晓,但是,这份温暖最终还是传递到了。

  “草莓味”“大白”,细雨中等待

  隔离衣260套、防护服200套、口罩1100只,还有标明了各种尺寸的手套、护目镜,为住客准备的消毒粉、温度计,角落里,还摆着满满一箱备用药品……在酒店一楼休息区了,辟出一个物资储备间,负责此次物资管理的是真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师、1993年出生的潘双盈。

  这位“90后”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因为热爱语言,潘双盈考取了中级口译证书,并考出日语等级考试N2,考虑到这次接收的主要是境外来沪人员,薄艳青特意安排了这位小小“翻译官”,以备不时之需。

  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心理医生、护士、药剂师……集中隔离点10位医务人员的身份不尽相同,应该说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此外,连日驻守的还有真新新村派出所民警与辅警,每天共计6人,轮值三班;特勤安保人员,每天共计42人,轮值三班;志愿者,每天2-3名。

  “都行动起来,刚刚接到通知,准备收人了!”下午15时45分,原本宁静的酒店大堂一下子躁动起来。所有人都进入“战时”状态。“孟德”“外婆”“大金刚”“波”“静”……防护服上写着各种各样的昵称与名字,16时20分,“大白”们整齐列队。

图说:防护服上写着各种各样的昵称与名字,“大白”们整齐列队。新民晚报记者 张剑 摄

图说:防护服上写着各种各样的昵称与名字,“大白”们整齐列队。新民晚报记者 张剑 摄

  “这个‘大白’是‘草莓味’的。”“可能是樱花季限定款哦!”外头细雨绵绵,为了防止防护服被打湿影响隔菌效果,引导员周建红还在罩上了粉红色的雨披,大家围着她俏皮地开着玩笑。他们的身后,“寒冬已去,暖春即来”“一路向暖,感恩你我”,大堂内张贴着的正能量标语,为大家无声加油。

图说:“草莓味”的“大白”引导员。新民晚报记者 张剑 摄

图说:“草莓味”的“大白”引导员。新民晚报记者 张剑 摄

  当晚18时10分,转运车载着第一批15名境外来沪人员抵达集中隔离点。截至记者发稿,共接收隔离人员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