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起,上海市《关于本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包括完善事前信用承诺制、构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健全事后信用奖惩机制,共14项任务39条举措,以“管”促“放”,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提供良好信用环境保障。请听本台记者孙萍发来的报道:

  (“信用监管”指的是将信用嵌入政府对各类市场主体监管的全过程,通过对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进行分级分类,实施差别化管理,使守信者受便利、降成本,使失信者受惩戒。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嘉定区税务局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为例,根据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年度评价等多个指标对纳税人进行信用级别评价,分为5类实施管理。嘉定区税务局副局长张淳说,在此基础上有一系列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举措:

  [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的企业能享受单次领取3个月增值税发票用量的服务措施,增值税普通发票按需领用。区税务局为连续3年被评为信用A级的纳税人提供“绿色通道”,专人专窗办理涉税事项。]

  刚刚出台的“实施意见”首次将信用监管应用到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重点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奖惩修复三个环节,并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紧密衔接,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探索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分类监管。市发改委社会信用推进处处长 魏雪说,“实施意见”还着力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平均用力”的传统监管方式,探索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使监管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它是以信用大数据为基础,充分发挥公共信用评价,以及行业信用评价等的作用,实施差异化的管理。]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1年底,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司法鉴定、文化执法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到2023年底,全市信用监管体系全面建立,信用监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魏雪说:

  [主要是通过“三个一”这样的实施路径:一套信用分类标准,或者是信用模型;出台一套信用监管制度文件;采取一套信用分类监管措施,力争形成各领域全覆盖的信用监管体系。]

  上海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信用奖惩作为信用工作的“牛鼻子”常抓不懈。不断拓展“信易租、信易贷、信易付”等惠民便企场景,实现信用惠民措施超过160项;2019年全市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5万例,限制购买不动产639人次,限制购买新能源车牌3173人次。

  以上由记者孙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