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运动空间如何跟上广场舞与马拉松的节奏

  ■本报记者 王嘉旖

  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催促着人们用运动提高生活的质量、生命的时长。短短几年之间,广场舞大妈的热情、城市马拉松的火爆,令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也有些“措手不及”。滨江跑道、自行车道应运而生;全市各区都为市民修建了一批体育主题公园,比如闵行体育公园、嘉定的市民体育公园、杨浦和浦东的滑板公园;商场里,室内攀岩、冰雪运动竞相花式登场……

  不过,需求与供给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空间。存量运动场馆急需改造,新增运动空间需要优化。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程波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本市体育公园建设的建议。在程波看来,体育公园将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融为一体,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自然、舒适、优美的运动环境,而且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环境生态效益都有着积极作用。

  打破边界,让运动空间更好融入城市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市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迅速升温。然而,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现有体育设施、体育资源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专业足球场建设,新建改建健身步道100条、市民多功能运动场80片、益智健身苑点500个,进一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办好第三届市民运动会。

  作为市民体育健身活动空间,城市体育公园是一种新兴发展方向。经过一番调研,程波代表发现,上海目前各种体育公园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度相对较低,缺乏开放性、便捷性。比如,不少公园都采取封闭式管理,边界设置围栏、开放有限的出入口、设定有限的开放时间等。这既造成了空间上的隔离,同时也降低了市民的可达性与便捷性。

  为此,程波建议将体育公园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享受相应公益服务政策。同时,改变现行封闭式管理模式,破除边界,让体育空间更好地与周围城市空间相融合。

  丰富体育业态,为场馆赋予多样化功能

  沪上大多数体育场馆建设时间都较早,如今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群众多元化的使用需求。“许多场馆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如今,许多老年人和残疾人来到这些场馆就会处处受限。”除了体育公园,程波代表也关注着老场馆的更新利用问题。

  不少体育场馆建设时的规范要求标准较低,场馆面积偏小。随着锻炼人数的增加,老场馆接待能力捉襟见肘。此外,在体育建筑功能日趋多样化、复合化的大潮之下,老场馆单一的体育活动功能也已不再适应市民们新兴的体育消费需求。“目前上海体育场馆的非体育业态主要以餐饮、体育零售和教育培训为主,但总体占比仍然较低。”程波代表告诉记者。

  她建议,沪上体育公园在配置运动设施时应更多考虑老年人的运动需求。比如,多设置健身苑点、门球场、太极广场、舞蹈广场等场地设施。同时,在室外地形有高差的地方,运营方应增加无障碍设施,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室外锻炼活动需求。室内场馆功能应尽量多样化,以适应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避免单一功能。在提升场馆利用率的同时,满足更多市民运动需求。

  在程波代表看来,这股“造园”热潮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也聚集起更多产业,促进城市“二次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