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处置,警惕性和人性并存

  下午5:00,返沪人员明显增多,守门压力倍增。

  “你把帮我买的火车票发过来,好吗?因为小区里面要检查。”

  “你把袖子管撩起来,我给你量个体温。35度2,我给你拿个宣传册,不能出门的师傅。”

  在门岗,每个返沪人员都必须测量体温,并做一份详细的返沪方式登记。他们还会收到一份居家隔离告知书和一张居委会名片。精细化的管理,是希望能够将危险拦在门外。

  “这个温度老怪的,37.8度,上一次量38度。”

  下午5:30,一位来自山东菏泽的返沪人员检测显示体温偏高,这是杜佳敏第一次量到这么高的温度,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你自己没有觉得不舒服吗?”

  “没有。会不会我衣服穿得多,我一路坐车量过来都没什么问题。”

  “现在好一点,36.7度。一会高一会低,我第一次量到好几次高温的,你要当心点。”杜佳敏仔细叮嘱着。

  “当时我脑子里千回百转,因为额温枪在室外,并不是特别准。为了确保尽量准确,我们都是捂在口袋里,但是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还有就是如果当时就打120把她送走的话,也会造成我们小区的一个不必要的恐慌,因为我们小区的老年人比较多,比较敏感,大门口又是人员聚集的地方。还有就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话,她去医院的话也会有个交叉感染。”

  虽然4次测量体温有回低趋势,但是杜佳敏绝不敢大意,她随即打给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咨询。

  “你让她拿一根水银温度计量,而且要口温,最准。”

  杜佳敏一边安排该女子迅速居家隔离,其间不得与任何人近距离接触,一边赶往附近的卫生中心。

  “多谢多谢。”杜佳敏紧紧地握着现下并不充裕的水银温度计,急匆匆地往回赶。

  “自己量,舌头下面,3分钟。”

  3分钟后,居民告诉杜佳敏体温计显示36.7度,杜佳敏不放心,她拿过温度计,又再次确认:“是的是的,36.7,天天量,量了告诉我。”

  危机解除,杜佳敏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但一天的工作远没有结束,晚上6:00是居委会的会议时间,他们要总结一天的工作经验,然后对后面的工作进行分工安排。

  “红绿卡,一个是执行起来还是投入的人员太多,门岗压力大,居民觉得不方便。然后成本也是,一张五毛,一天千把块。”

  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一致。“红绿卡”的防控模式虽然见效快,但终究不够精准,他们决定用每户发放2张“固定卡”的方式代替“红绿临时卡”,来有效管理进出人员。虽然上门发放“固定卡”又加出一波不小的工作量,但杜佳敏还是希望这道门,能够再紧一些。

  “虽然我们只有9个人的力量,力量虽然薄弱,但是我们要做好我们小区最好的守门人……”

  面对每天超14小时的工作时间,连轴转13天,只能吃泡面、盒饭的日子,这些基层工作者却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时刻充满斗志。

  “我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也是有血有肉,也会害怕。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不顶上,冲在第一线,又有谁来保护这个小区,保护居民们呢?抱怨是没有用的,正能量才能带领大家打赢这场仗。” 采访中,被问到这么辛苦有时却还会被居民抱怨,为何还要全力以赴时,单勇这样回答我们。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关于疫情之下的基层工作者。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关于疫情之下的基层工作者。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图,疫情之下的基层工作者,就像是三头六臂的超人,守护着一个个社区。